摘要:新媒體時代,領導干部要保持政府的公信力與話語權,同時提升應對新媒體輿論的能力與水平。一般來說,領導干部面對輿情,應該具備了解輿情發生發展的知識能力、解析輿情特點的專業能力、主動研判輿情的學術能力、梳理和引導輿情走向的技術能力、面對負面輿情的擔當能力、推動輿情道德文化建設的責任能力。
新媒體時代,隨著自媒體的迅猛發展和新技術的普及應用,思想文化信息和日常事件信息在網絡上的集散和放大,網絡早已成為人們表達訴求、揭露問題、評議時事、發表見解的便利平臺。任何組織和任何人,都有可能瞬間被推到輿情的前列。對領導干部來說,在網絡輿論影響情況下,怎樣保持政府的公信力與話語權,同時提升充分應對新媒體輿論的能力與水平,已成為不可回避的新課題。這一過程中,領導干部應該適應新的輿論環境,具備幾種基本的輿情應對能力。
一、具備了解輿情發生發展的知識能力
輿情是以事件為核心,在一定的社會空間內,廣大網民情感、態度、意見、觀點的表達、傳播與互動,以及其后續影響力的集合。在互聯網時代,網絡輿情極易發生。輿情一旦發生便會迅速發展,這是它的生命特質所決定的。新媒體時代的領導干部,面對輿情的橫空出現首先要進行客觀觀察,了解它發生和成長的環境、誘因界定、生命特性等本體內容,有了這些知識儲備,才能做出正確的應對。
二、具備解析輿情特點的專業能力
輿情信息主要來自朋友圈、公眾號、微博、微信群、新聞評論、社區論壇等,因此它具有自由性、多元性、交互性、偏差性、突發性等特點。
其一,輿情的自由性。與傳統媒體相比,網絡輿情具有無限循環傳播的潛能。這一特點使它更自由、任性,可以輕易避開相關的約束,令監管部門來不及防備。
其二,輿情的多元性。網民來自社會的各個領域,他們談論的話題涉及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外交等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其談論內容可以是積極健康正能量的,也可以是消極病態負能量的。多元化為網民提供了發泄情緒的空間,可以實名,可以匿名,可以嚴肅,可以輕松。
其三,輿情的交互性。任何事情都是辯證的,在互聯網上,贊成方和反對方會交互出現,或探討或爭論或碰撞,出現意見交鋒是常態。
其四,輿情的偏差性。由于網民的素質不一、目的各不相同,有些網絡言論比較情緒化,失之偏頗。某些情緒化言論很可能在眾人的響應下,發展成為有害的輿論,使輿情出現偏差。
其五,輿情的突發性。突發是輿情的顯著特性。輿情的發生不需要事先設計,一個熱點事件和情緒化的意見,就可將一片輿論點燃,網民個體意見可以迅速地匯聚起來形成公共意見。這種突發態勢,對輿情的發展提供了爆發力。面對輿情的這些特點,領導干部要具備原生態的解析能力,全面把握輿情的相關特征。只有這樣,才可以及時準確地掌握社會輿情動態,為積極引導社會輿論提供可能。
三、具備主動研判輿情的學術能力
新時代對領導干部的要求越來越高,具備主動研判輿情的學術能力就是一個重要方面。可事實往往是,有些領導干部對輿情應對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危機意識淡薄,在學術層面上缺乏對輿情的敬畏意識,從而在信息獲取和危機公關上,往往喪失了掌握信息、引導輿論的主動權。因此,領導干部一定要學會主動出擊,要像做學問一樣主動匯集和分析網絡輿情的方方面面,進行科學研判。只有運用科學的理論、方法和手段,對各類輿情信息進行梳理、比較、分析,才能通過表象認清本質,才能把握輿情走向,提出相應的對策或建議。筆者認為,如時間和環境許可,領導干部每天都要在第一時間做好“輿情功課”,及時了解近期的社會熱點,讓定期研究輿情趨勢成為一種工作常態。其實,輿情是一把“雙刃劍”,運用得好,可以利于工作和生活。領導干部要重視對輿情的研究,運用好網絡這一便捷的平臺和載體,與網民進行思想和感情交流,從而更好地掌握輿情動態。
四、具備梳理和引導輿情走向的技術能力
首先,要建立完善輿情工作制度。發現輿情應立即組織相關人員進行應對,在有效的時間點制定可行的措施對輿情加以梳理和引導。通過收集和分析網絡輿情,及時掌握輿情動態。必要時,通過及時上報,請求上級干預;同時,也可發揮權威媒體的影響作用,去偽存真,對輿情進行科學適度的引導,以疏為主,因勢利導。對網民關心的不明確問題,要迅速開放傳播通道,適時發布相關信息,讓公眾及時了解事態和處置情況。在這一技術操作過程中,要牢牢把握輿情引導主動權,有效控制信息導向,最好有專門機構和人員負責事件信息的對外發布,事先評估信息發布可能引發的各種反應,并做好預案。
總之,要最大限度消除謠言,降低負面影響。其次,要抓住引導過程中的“第一時間”。這是對時間上的要求。與本地區、本單位、本部門或本人相關的事件,務必在“第一時間”按公開透明的原則,平等、真誠、坦率地發布事情真相,不可遮遮掩掩,致使事態更加被動。再次,要注重與“關鍵人物”的溝通交流。所謂“關鍵人物”,通常是網上的“意見領袖”,其觀點對網上輿情的局勢有較大的影響力。與“關鍵人物”的溝通方式和渠道很多,如跟帖、朋友圈留言、在線訪談等,目的是借助其影響力來有效引導其他網民,引導輿論。當然,也可以通過召開新聞發布會、情況說明會等形式對輿論進行有效引導。必要時,也需要對“關鍵人物”進行特別約見,溝通相關情況。面對新時代的網絡,我們要將網絡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引導輿論為我所用。
五、具備面對負面輿情的擔當能力
負面輿情的出現是不可避免的。防止卷入負面網絡輿情事件的旋渦,是一種主觀愿望;科學有效地處理好負面輿情,是面對問題的正確態度,是新時代的客觀要求。面對負面輿情,領導干部要冷靜,要有科學處置負面輿情的智慧。在突發事件輿情應對中,要利用好“第一時間”。主動加強與媒體的溝通,通過一切渠道與網民交流互動,說明真相、促進共識,謀求問題的有效解決。任何不理智的簡單粗暴的刪帖行為,都會起到反作用,都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加劇負面輿情的傳播和擴散,從而使領導干部喪失應對和掌握輿論的主動權。
因此,領導干部要敢于擔當。冷靜科學、有序有度、積極主動地對待負面輿情,就是一種擔當,更是一種領導藝術和修養。新媒體時代,領導干部須具備這種迎接挑戰的擔當能力。如此一來,我們就可以在嚴格按照法律法規行事的基礎上,樹立自身的良好公信力;在主動擔當的精神下,堅持有序引導的原則,客觀理性地回應社會特別是網絡上出現的失實虛假傳聞,這樣輿情就會朝著理性、平和的方向發展,進而化負為正,達到平息輿情的目的。
六、具備推動輿情道德文化建設的責任能力
“當前,輿論環境、媒體格局、傳播方式發生深刻變化,新聞輿論工作處在意識形態斗爭最前沿。”
因此,網絡作為一種新的交流平臺,需要道德的力量來規范和引導。對熱衷于揭人隱私、傳播謠言、偏激和非理性等網絡行為,應該進行矯正與引導。領導干部要積極開展網絡道德教育宣傳,培養網民正確的價值觀、道德觀和責任感,用文化的力量構筑起一道穩固的道德防線。領導干部有責任、有義務積極參與到輿論引導之中,要利用好“三微一端”和自媒體平臺,倡導和發展積極向上的主流輿論,讓輿情朝正能量方向發展。“要把網上輿論工作作為重中之重來抓,善于運用網絡傳播規律,改進創新網上宣傳,發展健康向上的網絡文化,形成網上正面輿論強勢。”
這是黨中央對領導干部的新要求。因此,領導干部要積極開通博客、微信等,闡釋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有針對性地引導網上輿論,推動形成輿情道德文化和道德風尚,以主人翁的姿態,積極踐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推動輿情道德文化建設。(來源:網信長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