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甘肅蘭州主持召開全面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 黨的二十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赴地方考察調研的行程中,統籌區域協調發展擺在突出重要的位置。截至目前,總書記已主持召開九場有關區域發展的座談會,主題涵蓋高標準高質量推進雄安新區建設、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加強荒漠化綜合防治和推進“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進一步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崛起、新時代推動西部大開發、全面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九子落盤,布局成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宏闊航程上,習近平總書記對我國區域發展戰略密集作出部署,為高質量發展擘畫新篇章。 (一)錨定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 新時代新征程,我國區域經濟布局如何適應全球政治經濟格局深刻調整的巨大挑戰,如何更好支撐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是要破解的重大課題。 九次座談會,聚焦的區域發展戰略不同,但以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條主線貫穿始終。梳理這一系列座談會,可以看出新形勢下習近平總書記以區域協調發展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深遠考量。 協調發展,是縮小區域城鄉發展差距、實現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但協調發展,不是簡單要求各地區在經濟發展上達到同一水平。 中國式現代化宏偉圖景中,每個區域板塊發揮自身比較優勢,探索符合自身特色的高質量發展道路,形成對國家發展全局的戰略支撐,是習近平總書記謀劃推動“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的用意所在。 九次座談會,既有對雄安新區一地的發展謀劃,也有進一步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全面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長遠考量;既圍繞東北、中部、西部不同區域板塊作出系統部署,也為京津冀、長三角等高質量發展重要動力源指明方向;既聚焦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先行探路、引領示范的排頭兵,也高度重視守牢安全底線、筑牢生態安全屏障的功能區…… 由點到面、由面到全國,重大區域發展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彼此銜接、相互交融,區域協同融通的信號更加鮮明。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中國經濟轉型升級進入攻堅期。統籌發展和安全、統籌生態保護和經濟社會發展,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題中之義,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重要要求。 九次座談會上,糧食、產業、能源、生態、國防等安全底線進一步鞏固強化,探索協同推進生態優先和綠色發展新路子,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的要求更加突出。 (二)向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動力 協調發展,本質上是改革命題。 推動區域協調發展,關聯龐大而復雜的經濟社會運行系統,需要處理好政府和市場、中央和地方、行政區和經濟區、城鎮和鄉村等諸多關系。不同區域發展戰略承載不同使命,有的要先行先試、闖出新路,有的正經歷陣痛、要爬坡過坎,這些都需要向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動力。 改革、開放,是九場座談會中的關鍵詞。 全面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要“深度參與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 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必須從體制機制上打破地區分割和行政壁壘,為一體化發展提供制度保障”; “要堅持以大開放促進大開發,提高西部地區對內對外開放水平”; …… 區域發展既要協同融通,打通國內大循環,持續釋放全國統一大市場充沛活力,也要聯動形成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深度融入國際大循環。 錨定重大改革問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完善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機制作出部署,并對優化區域開放布局作出安排。 (三)堅持久久為功的方法論 黨的十八大以來,圍繞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已主持召開四次座談會;圍繞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總書記分別主持召開三次座談會;圍繞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推進東北振興、推動中部地區崛起,總書記均主持召開兩次座談會。 聚焦一個戰略,一以貫之、持續深入,體現了總書記以釘釘子精神抓落實、久久為功的工作方法;把握新形勢新任務、針對新問題新挑戰,及時作出戰略部署,凸顯把舵領航的思想和實踐偉力。 值得注意的是,黨的二十大后,正式成立中央區域協調發展領導小組,從更高層面、戰略角度、全局出發,謀劃統籌各戰略之間的重大政策。這一制度安排,進一步彰顯了習近平總書記加強區域發展戰略融合集成的深遠考量。 謀長遠之勢、行長久之策、建久安之基,全面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向更高水平邁進,將為更好支撐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大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