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講求科學方法,處理好方方面面的關系。”
10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深刻闡明抓好改革這項系統工程需要處理好的四對關系。
(一)要堅持改革和法治相統一
法者,治之端也。
新時代以來,改革與法治始終同頻共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四中全會分別把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作為主題并圍繞相關重大問題作出決定,二者如鳥之兩翼、車之兩輪,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圍繞改革和法治的關系,這次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要堅持改革和法治相統一,以改革之力完善法治,進一步深化法治領域改革,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
從編纂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到修改環境保護法,織密生態保護法網,再到修訂公司法,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黨的十八大以來,堅持在改革中完善法治,國家立法節奏更快、質量更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日臻完善。
總書記同時強調,更好發揮法治在排除改革阻力、鞏固改革成果中的積極作用,善于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改革,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據,平等保護全體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權益。
有良法,方能促善治。從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部署“健全立法起草、論證、協調、審議機制”,到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部署“完善立法體制機制”,再到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部署“深化立法領域改革”……積極發揮法治引導、推動、規范、保障改革的作用,善于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破解改革難題、鞏固改革成果,全面依法治國的突出成效充分彰顯,不斷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向縱深發展。
(二)要堅持破和立的辯證統一
破與立,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關于事物變革創新的一對辯證關系,蘊含著破立并舉、革故鼎新的先賢智慧。
2022年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深刻指出,“不能把手里吃飯的家伙先扔了,結果新的吃飯家伙還沒拿到手”“要先立后破,而不能夠未立先破”。
破與立,重在辯證統一,也難在辯證統一。
如何堅持破和立的辯證統一?這次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破立并舉、先立后破,該立的積極主動立起來,該破的在立的基礎上及時破,在破立統一中實現改革蹄疾步穩。”
其中的導向格外清晰:不能簡單地“以破代立”,也不能片面地強調“破字當頭”,既要勇于“破”,也要善于“立”,對于破什么、立什么,如何破、如何立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數,辯證取舍、推陳出新,確保改革得其法而事半功倍。
既要有大刀闊斧的“破”,更要有統籌謀劃的“立”。回顧新時代以來的改革舉措,既有沖破思想觀念障礙、突破利益固化藩籬的魄力,也有夯基壘臺、立柱架梁的智慧,二者融會貫通,推動許多領域實現歷史性變革、系統性重塑、整體性重構。
(三)要堅持改革和開放相統一
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是我國改革發展的成功實踐。
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依靠改革開放增強發展內生動力,統籌推進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推動改革與開放相得益彰。
這次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要堅持改革和開放相統一,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主動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深化外貿、外商投資和對外投資管理體制改革,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
在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強調“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向美中關系全國委員會2024年度頒獎晚宴致賀信強調“中國將加大制度型開放力度”,在福建考察時要求“福建和廈門要適應形勢發展,穩步推進制度型開放,對接國際高標準深耕細作”……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后,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擴大制度型開放提出明確要求、指明發力方向。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持續推進營商環境建設,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發布的全球營商環境排名中,位次逐步提升。要進一步加快國內制度規則與國際接軌,推動由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向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轉變,才能推動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以高水平開放促進深層次改革和高質量發展。
(四)要處理好部署和落實的關系
推動改革落地見效,抓落實至關重要,同時也要堅持系統觀念,提高改革整體效能。圍繞部署和落實的關系,這次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改革方案的設計必須把握客觀規律,注重各項改革舉措的協調配套,增強改革取向的一致性。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歷次黨代會、中央全會部署的改革舉措,都及時制定實施規劃,明確改革任務分工和成果形式,跟進開展督辦督察,實現改革任務梯次接續、前后銜接、縱深推進。
越是重大的改革舉措,對關聯度、協同性的要求也就越高,越不能單打獨斗、單兵突進,更不能打亂仗、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要注重突出重點、系統集成,做到精準發力、協同發力、持續發力。
確保改革取得實效,還必須根據改革形勢任務變化和改革工作新情況新特點,不斷完善改革工作體制機制和工作方式方法,以改革的辦法推進改革。
正如總書記在開班式上強調的:“建立健全責任明晰、鏈條完整、環環相扣的工作機制,強化跟蹤問效,推動改革舉措落實落細落到位。”
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