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科研單位,我們形成的很多科研成果要轉化為現(xiàn)實生產力,需要一個平臺來加快轉化。”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萬鋼在接受中國能源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我們希望不僅僅有國家的投資,也希望有市場的投入來促進成果的轉化,特別是科研成功以后,真正走入市場。
中國能源報: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日前成立了北京原科技術開發(fā)有限公司,成立這個公司的初衷是什么?會涉及什么項目?
萬鋼:作為科研單位,我們形成的很多科研成果要轉化為現(xiàn)實生產力,需要一個平臺來加快轉化。
第一,通過這個平臺,對科技成果進行院所層面的轉換。
第二,對我們下屬的科技公司進行管理統(tǒng)籌。
第三,代表院對外投資或者引資項目,使原子能院的科技成果和外界社會能結合,使我們的技術和外面的資金、管理能夠結合起來,共同促進成果轉化。
通過這個轉化平臺,更重要的是在內部建成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機制,所以現(xiàn)在國家出臺了很多關于科技成果轉化的文件,給予科技人員或成果擁有者投資回報,的確是比較好的調動。
中國能源報:核能領域科研成果轉化和其他領域有什么區(qū)別?原科公司在產融結合方面有無具體項目?
萬鋼:我們現(xiàn)在強調軍民融合,軍民領域的很多技術是相通的,這個方向的成果轉化會越來越多。另外,通過這種轉化,以我們科研單位為抓手,再與外面社會資源相結合的,包括高校、社會等結合,形成小核心大協(xié)作的科研體系,形成資源的共享和共同利用。
首先,原子能院的一些技術和科研成果,能轉我們都嘗試轉化;其次,科研單位有國家的定位,但也應該進入市場打拼。我們希望不僅僅有國家的投資,也希望有市場的投入來促進成果的轉換,特別是科研成功以后,真正走到市場上應用還有一個距離,要有孵化的過程,這種孵化市場的資本進來比較好,包括一些基金都可以,這種結合有利于核技術的應用。
中國能源報:核能供熱這個方向的產業(yè)化應用如何?核能供熱的經濟性是不是還需要突破?
萬鋼:我們以前研究低溫供熱項目,現(xiàn)在完成了一些設計,正在尋找廠址,這個項目也是我們選定的一個技術轉換項目。核能供熱的前景非常好,在技術上在國外也在應用,它的經濟性是我們要在已有基礎上進一步優(yōu)化的方向。我們要結合自身特點進行新的開發(fā),北方地區(qū)的藍天保衛(wèi)戰(zhàn)可能還是很需要的。
中國能源報:核能供熱如何適應我國國情,以更低成本、公眾接受的方式運營?
萬鋼:低溫供熱的最大優(yōu)勢就是十分安全,因為它在一個水池子里面安置了反應堆,它的水都是不超過一百度的,沒有高溫,沒有高壓,是一個非常平靜、緩和的狀態(tài),而且我們設計上能夠保證它很安全,即使發(fā)生一點小的失誤,完全可以控制。另外,就是通過市場化應用,實現(xiàn)經濟性可接受。
(文丨中國能源報記者 姚金楠 別凡 發(fā)自現(xiàn)場)